1、2010年1月8日,協會和上海金山張堰鎮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召開的“工業園區計量情況及有色金屬計量現狀研討會”,9家園區業內企業的主管領導出席了會議。上海市計量協會秘書長史子偉在研討計量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時指出,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以上海市有色金屬計量站為依托,以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院為后盾,籌建有色金屬計量專業委員會,必將推進上海有色金屬行業計量工作水平的整體提高。
2、2010年1月12日,協會召開了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專家會議,26位來自業內有色金屬生產和貿易企業的工程技術專家和經營者、相關行業專家、大學教授參加了會議。會上一致推舉張敏祥會長任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丁文江教授和中鋁上海銅業有限公司王躍進總經理任副主任。
3、2010年1月19日,協會在上?;▓@坊隆重舉行2010迎新春年會。近百名會員單位代表和協會專家組成員歡聚一堂,共敘友情。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管維鏞、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副局長徐乃平、上海市經信委重化處副處長徐惠富、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陳振浩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為協會第一批專家組成員頒發聘書,為新增補的副會長單位、理事單位授牌。協會副秘書長劉秋麗通報了協會2009年工作總結及2010年工作計劃。
4、2010年3月22日,協會托管的《中國有色金屬報》上海記者站史愛萍同志被授予“2008、2009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報社優秀記者稱號”。
5、2010年3月27日,協會二屆八次理事會在江西省上饒市召開。理事審議并通過了本協會《理事會換屆改選工作實施方案(草案)》等12個相關文件,增補了上海鑫冶、上海金藏、寧波興業為二屆理事會副會長,毛一偉董事長、倪佐仁總經理、馬萬軍總經理為二屆理事會副會長。
6、2010年4月9日,協會編輯出版了《上海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建議》。該建議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十一五”期間上海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回顧,“十二五”期間上海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環境,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發展和調整重點,建議政府支持的政策。
7、2010年5月6日-8日,協會和富寶金屬網聯合主辦的“2010上海銅鋁峰會——結構調整下的資源、價格、市場”在上海銀河賓館成功召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世光等11位業內專家就業內人士關心的銅鋁產業結構調整、價格走勢、銅鋁應用發展等問題作了精彩演講,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200多位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共同進行了信息的交流與探討。
8、2010年5月19日,上海市計量協會有色金屬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茖W會堂召開。60多家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上海市社團管理局登記處處長劉競先向大會宣讀了專委會成立批文,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上海市計量協會會長鄭光輝向專委會主任張敏祥授予證書和印章。新成立的專委會將嚴格按《上海市計量協會有色金屬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為企業服務,做好強檢、校驗、檢驗、維修、咨詢一條龍服務。
9、2010年6月28日,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名優產品評選委員會公示了上海鑫冶銅業有限公司、上海海亮銅業有限公司、上海龍陽精密復合銅管有限公司、上海大昌銅業有限公司、上海飛輪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核威實業有限公司、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上海云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帥馳實業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獲得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名優產品稱號。該稱號有效期為二年。
10、2010年7月29日,協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上海銀河賓館隆重召開。共有90家會員單位代表及市有關領導及行業協會代表、專家共計180人出席了本次會員大會。代表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了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章程(修改草案)、工作報告及財務審計情況報告。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由23家理事單位23名理事組成的第三屆理事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27家兄弟協會向大會發來賀信。
11、2010年7月29日,協會第三屆第一次理事會選舉中鋁上海銅業有限公司顧問張敏祥為會長,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劉秋麗聘任為新一屆秘書長,上海大昌銅業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當選為第三屆副會長單位。
12、2010年7月29日,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評審委員會公布了有色金屬行業陸克勤等21位同志具備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專業技術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和助理工程師的職稱和任職資格。
13、2010年7月29日,協會和我的鋼鐵網有色事業部聯合舉辦的“2010年中國銅桿(線)產業發展論壇及金融貿易洽談會”在上海銀河賓館召開。本次會議涵蓋了包括貿易商、銅桿(線)生產企業、金融資產提供商等各方面、多領域的國內主流知名企業,參會人數達到近200人的規模。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先生、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分析處副處長張炳政等12位專家學者與國內眾多銅桿(線)生產廠家及部分精煉銅生產企業,雙方共話銅桿(線)行業發展現狀及下階段行情走勢進行了探討。
14、2010年8月19日,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胡云芳、副秘書長鄒國華、辦公室主任沈賽英蒞臨協會指導工作。胡云芳副會長介紹了經團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要點,并就我協會的近期工作狀況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張敏祥會長等秘書處同志參加了匯報與接待工作。
15、2010年8月20日,協會與“我的鋼鐵網”在寶隆賓館聯合召開了“有色金屬發展論壇”議題征求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丁文江教授等7位專家出席了會議。專家就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現狀及關注的熱點進行了討論。
16、2010年8月21日,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經審核,同意本協會主編的《上海有色金屬信息》周報為連續性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出版。該周報準印證:(B)第0234號。
17、2010年8月23日至28日,本協會張敏祥會長、劉秋麗秘書長及企業家一行10人受遼寧省鐵嶺市人民政府、撫順市人民政府邀請,分別參觀了鐵嶺新城、鐵嶺縣工業園區和開源市工業園區以及望花區和順城區。
18、2010年9月1日,本協會接受上海市節能監察中心的委托承擔《銅及銅合金管材單位產品能耗限額》(上海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10月26日,上海市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謝仲華等專家對標準稿進行了點評,提出了相關修改建議。該標準將于2011年2月1日執行。
19、2010年9月10日至12日,本協會和上海有色網主辦的“2010上海鉛鋅峰會——轉方式、調結構、促鉛鋅行業之發展”在上海銀河賓館成功舉行。300余名鉛鋅產業鏈及相關產業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部主任趙翠青、中國期貨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宜生等11位業內資深專家和分析師就去年下半年以來鉛鋅市場的變化、行業結構調整等情況進行分析,并探討了保持鉛鋅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措施。
20、2010年9月29日,協會應瑞典駐中國大使館商務處邀請,張敏祥會長及協會企業家一行9人出席瑞典廢金屬回收和金屬回收貿易交流會。與20多名來自瑞典廢鐵和廢金屬貿易商相聚世博會瑞典館,就雙方廢金屬貿易市場進行一系列的互動交流。
21、2010年10月9日,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在寧波親切接見了由本協會會長張敏祥率領的上海有色行業企業家一行。陳政高省長在接見時指出,遼寧省曾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搖籃,擁有豐富的有色資源、充足豐厚的人力資源。政府愿為到遼寧投資的有色企業提供優惠的土地政策、資金扶植和搬遷費用補貼,并熱烈歡迎上海及江、浙兩地的有色企業到遼寧省實地考察。
22、2010年10月15日,由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上海鎳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鎳鈷網》正式上線。
23、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由新加坡terrapinn主辦、本協會協辦的第六屆2010世界廢金屬大會在上海新天哈瓦那大酒店召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鑒定監管處處長謝秋慧、江銅集團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甘成久等三十多位國內外業內專家及領導在會上做了精彩演講。
24、2010年11月17日至18日,《銅及銅合金棒線渦流探傷方法》國家標準編制項目工作會議在本協會會議室舉行。上海市經信委綜合規劃處張桂珠副處長、重化處李慧民副處長和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無損檢測中心、中鋁上海銅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起草組成員、項目組及測試人員對《方法》作進一步修改,并達成送審稿。會后,正式報送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核。
25、2010年11月23日,上海有色金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第一次發起人會議在上海浦發大廈召開。海航集團大新華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深圳北方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金藏物資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金都投資集團發起人單位的法人及法人代表參加了會議。
26、2010年12月8日,上海市經信委信用管理處批準了本協會申報的上海市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項目----《上海有色金屬電子交易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建設》。該體系將為有色金屬行業現貨電子交易中心提供第三方信用評定,為有色金屬現貨貿易保駕護航。
27、2010年 12月10日,協會張敏祥會長及上海東方希望集團等9家企業的負責人受上饒市人民政府邀請與來自江蘇、上饒在上海創業的150多名企業家共同參加了2010投資上饒(上海)項目對接會。會上共簽約項目21個,項目資金約近63億元。
28、2010年12月16日,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并公布了第二次有色金屬行業技術職稱評審人員名單。有色金屬行業沈忠權等9位同志具備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專業技術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和助理工程師的職稱和任職資格。
29、2010年12月24日,協會召開的“倡導綠色消費,構筑低碳生活”——鋁箔餐盒應用推薦會在上海銀河賓館舉行。市發改委、市政協、市技監局等有關部門領導,餐飲、烹飪等協會專家以及新華社、解放日報、第一財經、新浪網等17家媒體單位近50人出席了會議。市發改委環資處處長助理傅海建議鋁箔餐盒可以從替代塑料一次性餐盒的角度出發,申報市政府的《循環經濟扶持辦法》,爭取列入政府補貼項目,尋求政府的支持。